进入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孔城镇桐梓村张苑新村,洁净的水泥路缠绕村庄;满眼是绿,抬头是绿树,低头家家门前都是整块整块的绿植,古树参天,下部被砌了保护着;清理了水沟环绕村庄。过去破旧、脏乱的景象不见、张苑新村就像一个森林公园。
桐梓村于2017年成功申报成为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,该村以镇区为依托,以党建为抓手,紧紧围绕“生产发展、生活富裕、乡风文明、村容整洁、管理民主”二十个字,大力推进美丽乡村民生工程项目建设,成效斐然。
一是房屋换貌,完善基础设施。对破旧房屋立面进行改造,村两委亲自动手,克难攻坚,利用一周时间完成村庄内所有危房以及乱搭乱建房屋拆除,立面改造面积达6700平方米。不搞大拆大建,采取“穿衣戴帽”整体加固的形式对张苑新村房屋进行改造。投入资金80余万元新建道路近500米,并对村庄内小巷滴水坡等进行硬化,过去水泥路面年久失修,路面凹凸不平,一到雨天,积水严重,污水横流,这种状况已不复存在。
环境美化,重塑桐梓美景。桐梓村为古桐城八景之一的“桐梓晴岚”所在地,旧时因为境内多产桐梓树而得此美景名。投入20万元美化村庄环境,对村庄内非硬化区域进行全面绿化,面积达2500平方米,投入10万元安装路灯50盏。结合农村环境“三大革命”,对村庄60余户旱厕进行全面改造,每户安装清洁的水冲式蹲便器,并安放三格式化粪池,进行净化处理,污水全部接入地下管网。建设明水沟400余米,接入雨水管网,集中排放。目前,村庄内雨污水排放有序。同时动用挖机、农用车辆清理陈年垃圾80余车,计30余吨。拟打算复种已经消逝多年的桐树梓树,再现古桐城美景。
产业打造,发展特色经济。该村主抓富民产业,大力发展“一村一品”,随着村手工米面走进央视新闻直播间,桐梓米面声名鹊起,已远销至安庆、合肥等地,产品供不应求。推动产业发展,全面提升村级经济活力,目前正在加快商标注册,做好产品包装,努力使小产品做出大名堂。同时,加大对“金实稻虾共养基地”的政策性支持,使该基地不断发展壮大,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致富。
党建引领,村民自治亮眼。2017年汪庄村民组被安徽省民政厅确认为全省“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单位”,桐梓村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,推动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开展,在汪庄设立了村民自治小组党支部,为村民自治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。村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,积极参与“三大革命”行动,筹工筹劳,改变村庄的脏乱差,汪庄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,村庄面貌焕然一新。同时以农村“三变”为切入点,整合塘口、闲置土地,让村庄富裕了起来。各级领导在实地查看后对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。村民自治试点在汪庄取得成功。
开展评选,树立文明新风。广泛开展做守法公民活动,建立健全村规民约,深入开展“十星文明户”、“五好家庭”、“文明示范户”、“好媳妇、好婆婆”和“善行义举”等评比活动。开展乡村文化建设,建设了面积达1000平米的乡村大舞台以及面积达400平米休闲广场。村两委牵头组建了农民篮球队、文艺表演队,举办了农民“NBA”篮球赛以及龙灯、舞蹈、乐器表演,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,乡风文明得到促进,赌博、邪教等不正之风得到根治,美丽乡村“颜值”得到提升。(吴春富)
|